消息列表 日期
【新聞】銀監令銀行查第三方理財產品 限15天內匯報全國銷售狀 2012-12-20

上月底華夏銀行上海嘉定支行發生理財產品違規銷售,客戶血本無歸後,中國銀監會上星期即急發通知,要求各銀行全面清查代理銷售第三方理財產品的業務,包括產品審批程序、銷售過程及人員有否問題等,並要在15日內完成清查及匯報。有內地學者指中銀監絕對有必要作出行動,杜絕理財產品違規所引發的金融及道德風險。
 

中銀監辦公廳新聞信息處處長傅偉溢昨天向本報證實,確有向銀行發出清查第三方理財產品的內部通知。據內地《南方都市報》及美國《華爾街日報》昨日分別報道,內地各大銀行於上周五(14日)開始陸續收到中銀監的「內部特急通知」,要求銀行15日內就銷售第三方理財產品流程進行全面清查,重點是保險、信託、基金業務,至少要對是否有向推出產品的第三方進行調查、產品投資去向、第三方的實力、銀行銷售系統及職員銷售手法等情作內部審查,並逐級上報至總行,再由總行於期限內向中銀監提交報告結果。銀監會也會以明察暗訪的方式向銀行地方分行作抽查,了解是否存在違規問題。
 
建行職員:已禁售第三方產品
 
就此,建行及工行發言人回覆本報表示,不清楚事件,只重申銀行在銷售第三方理財產品方面一直遵守監管部門要求。有建行廣東分行的職員說,早於華夏事件曝光之前,已收到通知不能銷售第三方的理財產品。
 
上月底華夏銀行嘉定支行客戶購買的一款「中鼎系列」第三方理財產品「爆煲」華夏對事件的解釋是,該問題產品是職員私下銷售,銀行並不知情,但事件引來社會極大迴響,並掀起對內銀理財產品發展太急、監管不足等問題的討論。不過,今次中銀監只要求清查第三方理財產品,銀行自己發行的理財產品則未受影響。
 
華夏事件觸發官方清查
 
業內人士估計,第三方理財產品,佔內銀銷售理財產品總額約一成,而現存理財產品的規模,不同機構的估算各異,約介乎7萬億元至20萬億元人民幣。
 
學者:旨在加強銀行管理
 
曾建議監管部門對銀行理財產品銷售進行一次徹底檢查的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對中銀監的行動表示支持,認為這樣做最低限度可以加強銀行對內部管理的重視,亦可防範銀行職員私自銷售理財產品。
 
「從目前所知情,華夏事件應該是銀行銷售人員的問題,不能視作銀行理財產品出現系統性風險,所以中銀監只要求查第三方產品是合理的。」郭田勇補充,相信銀行一直對第三方理財產品的審查謹慎,但難免有基層員工因私利而違規,所以認為中銀監要求銀行清查,目的不是要查出更多違規產品,而是要銀行以後堵塞內部漏洞,防範於未然。

 

明報提供

» 回焦點新聞列表